關於手術
-
我是醫學生,父親有疝氣,請問醫生,台北疝氣手術中心做腹股溝疝氣的時間可較短,傷口也約傳統手術的一半大小,這對病人有什麼幫助?
小切口的微創疝氣手術傷口約2~3公分,不同於傳統手術的6~10公分,對病患帶來的好處有組織破壞少、術後疼痛度低、傷口恢復快,此外,術後傷口周圍皮膚麻木的現象大幅降低至5%(傳統手術的麻木感則約15%),且因為是小切口,表皮神經容易長回復原,長期的皮膚麻木現象近乎零。
傳統的疝氣手術是大切口垂直切開皮下組織及筋膜,對組織破壞較大,手術後結疤反應期較長,會在傷口處形成長條形的硬塊,術後疼痛感可能較高,硬塊可能持續三個月到半年後才會消失。
微創疝氣手術是將皮表切開2~3公分,之後在皮下組織及筋膜會用微創器械撐開而不破壞的方式,因此手術後組織腫脹疼痛度低,術後疼痛少,術後恢復快,手術後的結疤較小,術後較不會形成組織的暫時性硬塊,即使形成也僅在手術切口處,不會出現在整條腹股溝上方,也較快消失。
-
我父親有慢性貧血,很耽心他的腹股溝疝氣手術會流血太多,請問醫生腹股溝疝氣的手術的出血量有多少?
腹股溝疝氣手術是精細的手術,一般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將出血量降低在10 C.C.以下,原因是有經驗的醫師可以沿著妥善的身體結構切面避免掉組織及血管的破壞,因此可以降低出血量。有慢性貧血的病人,只要在血色素7以上,即可接受疝氣手術。若是低於7,可能要探討貧血的成因。
關於手術前的準備,特別要注意的是血小板數目及凝血功能,血小板不足或凝血功能不夠,可能會造成術中及術後的出血,因此手術前必須檢測血小板及凝血功能。
-
請問醫生,台北疝氣手術中心做腹股溝疝氣手術是採用局部麻醉,手術中會痛嗎?病患清醒時不是會更害怕嗎?
我們所採用的麻醉方式,是以局部麻醉為主,再輔佐以靜脈注射的鎮定劑讓病人入眠,因此病患會在睡眠的狀態下進行手術,不會有手術當中的害怕和緊張。靜脈注射的鎮定劑與全身麻醉所使用的麻醉藥不同,減少心肺功能的負擔。
我們的麻醉程序是病患推送到手術室時候,由麻醉科醫師做靜脈點滴注射,在全程生理監控下給予病患鎮定劑,病人入睡後才開始手術前的準備,之後再針對手術部位進行麻醉注射,全程病患都在舒眠狀態下,不會有不適感。
手術後麻醉科醫師會喚醒病患,眼睛即可打開,還是會帶些昏睡感,因此到麻醉恢復室繼續監測觀察半小時到一小時,待病患完全清醒後即可轉至一般病房,可自由進食、起床活動、排尿,不同於一般傳統的半身或全身麻醉,病患需禁食及平躺床上8小時,甚至要插放導尿管,病患舒適度不同,恢復迅速,當天即可出院。
-
請問醫生,我今年40歲,腹股溝疝氣的手術到底是傳統好還是人工網膜好?
腹股溝疝氣手術的修補要依病患個別狀況做完整考量,傳統的修補手術(BASSINI)是將疝氣的腹壁破口雙側拉緊縫合類似2D的結構,復發率約5%~10%,因此近二十年採用人工網膜貼補到疝氣的破口,可以將手術復發率降到2%~3%或更低,已經屬於大幅的進步,對一般的外科醫師而言,人工網膜修補手術的確帶來手術結果的進步。
加拿大的Shouldice疝氣醫院是已經開院65年,手術病患超過35萬人,他們所採用的組織修補手術是以3D結構為重建的原則,大部分病人不需要添加人工網膜,復發率極低,臺北疝氣手術中心所採用的治療原則與加拿大Shouldice疝氣醫院相同,對於第一次疝氣手術的重建是以組織修補術為主,僅有約5%以下的病患因為組織太為單薄,只好加放人工網膜加強組織結構,對於復發性疝氣的手術需要用到人工網膜的輔助約25%,所以是否要使用到外來物的添加,必須完整考量病患的情況,再與醫師討論做決定。
-
請問醫生,腹股溝疝氣手術前後為何要禁食?
在臺北疝氣手術中心手術前6小時要開始禁食禁水,因為病患在手術中會因鎮定劑的作用而入睡,若胃中仍有食物會有產生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麻醉醫師為確保病患百分百的安全,會要求病患在術前6小時禁食禁水,確保手術中的空胃狀態。
在臺北疝氣手術中心進行的微創手術,術後恢復快,因此術後除非特別因素,一般回到病房即可進食,不用等到排氣。
-
請問醫生,腹股溝疝氣手術前要做陰部剃毛嗎?
要的,但是剃除陰毛的動作需在手術室進行,因為剃毛後約半小時,毛囊內會滋生細菌,因此需要立即消毒。
-
請問醫生,腹股溝疝氣手術會有那些風險?
腹股溝疝氣手術一般人會以為是小手術而不知道手術可能的風險,加拿大Shouldice疝氣醫院已經退休的疝氣手術大師Dr. Obney一生手術成人疝氣達到3 萬6千多例,他說過一句名言:「每個人的疝氣都長得不一樣。」其實疝氣的結構千變萬化,因此疝氣手術醫師的經驗跟手術中風險的降低就有極大的相關性。
疝氣手術可能的風險如下:
(1) 傷及大血管。腹股溝疝氣容易因疝氣罹患時間久而組織結構逐漸複雜,特別是腹股溝凸出較大的疝氣,或者是復發性疝氣旁邊組織沾黏結疤,解剖結構組織位置改變,因此在手術中有可能會傷及附近的大型血管,例如股動脈、股靜脈、深部的骨盆腔動脈,醫學文獻上都有因大血管受傷而引發嚴重甚至生命危險的病例報告。
(2) 傷及腹腔小腸或大腸。
(3) 傷及膀胱、卵巢、輸卵管等骨盆腔器官。
(4) 延遲性出血。疝氣手術後當天或隔天,有可能會有組織延遲性出血的機率,例如輸精管內血管因長期疝氣,組織較為脆弱,特別是長期疝氣又有抽菸的病人,會有組織延遲性出血的可能,手術後需密切觀察。此外疝氣較為嚴重者,腹腔內的腹部網膜會掉至陰囊的疝氣袋中而推不回去,手術中必須剪除,手術後推回腹腔的網膜也可能在剪除面延遲性出血,因此術後也需密切觀察。此類病患通常需隔天才能出院。
(5) 疝氣時間較久或疝氣較大容易壓迫患側的睪丸,長期下來睪丸會有萎縮的變化,輸精管的血管也會因長期的壓迫而較為脆弱,疝氣袋會將精索撐開垂降到陰囊,被撐開的精索其原本的血管及提睪肌跟疝氣袋會沾黏在一起,手術中消除疝氣袋的動作有可能會傷及精索廣散的血管,因此複雜型的嚴重疝氣手術中,睪丸血流完全受阻的機率有1%,術後睪丸進一步萎縮的機率也有1%,這是手術病患需要了解的風險。
-
請問醫生,腹股溝疝氣手術會有哪些後遺症?
疝氣手術常見的後遺症:
(1) 手術後深部疼痛。傳統的疝氣手術採用脊椎麻醉,下半身暫時沒有知覺以供手術,然而同時下半身的肌肉張力也下降,處於肌肉鬆弛狀態,因此手術中在做組織縫合時,醫師對於組織張力的拿捏可能較為不準備,當病患腰椎麻醉藥效退去,組織肌肉張力恢復原來狀態,則可能會產生張力過大的現象,因而病患術後會站不直,腹股溝處因為肌肉過緊而產生疼痛,有些病患達到數星期甚至數月之久。
(2) 手術後慢性神經痛。手術中儘量做好神經的確認及保護,避免手術的縫合綁住神經,減少術後神經抽痛的機率。手術後神經抽痛的機率約千分之一,若出現此情況可與醫師討論進一步的解決方案。使用人工網膜修補疝氣,可能會沾黏腹股溝處的神經而引起慢性神經痛或長年後的異物感,因此放置人工網膜,最好放在腹壁的深部,減少沾黏精索處腹股溝神經的風險。
(3) 手術後傷口附近皮表麻木感。手術的切口再小都有可能會傷及皮表的神經,而造成手術後皮表的麻木感,腹股溝疝氣手術常見在腹股溝處或大腿內側有麻木感,約有10%到15%之高,大部份的病人都會痊癒。加拿大Shouldice疝氣醫院追蹤術後病人一輩子,發現術後有皮表麻木感的病患都會逐漸恢復,而小切口微創手術因為皮表的破壞小,因此手術後麻木感可以降低至5%,且多數病人都可在幾星期或數月恢復。
(4) 老年男性疝氣手術後可能出現下泌尿道症狀,類似攝護腺肥大等尿流較慢、頻尿、排尿困難等症狀,有此情況表示平常病患有攝護腺肥大,膀胱功能失調,排尿時必須借由腹部肌肉的用力壓擠以協助排尿,此情況通常為身體自動代償機制,病患並不自覺,而疝氣手術身體會自動不敢過度使用腹部肌肉,因此排尿症狀就突顯出來。因此老年男性病患可以術前及術後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膀胱調整及攝護腺的用藥,減少此手術後暫時性的後遺症。
(5) 手術後頻尿。少數病患在手術後會有頻尿現象,例如年輕男性或女性,此為暫時性現象,不必擔憂。這是因為疝氣手術腹股溝組織的恢復,對於身體是一個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會幫他解讀為膀胱受到刺激,因而反射造成膀胱的過度緊張,而產生排尿現象,這現象會隨著手術內組織結構的癒合而逐漸消失。
(6) 手術後輸精管或睪丸、副睪丸的發炎。此現象好發於有攝護腺肥大的男性或長期吸菸的患者,原因是因為疝氣手術後腹股溝及陰囊組織會較為充血、腫脹,免疫力下降,攝護腺肥大的病人細菌有時會潛伏在尿道或攝護腺,從攝護腺的出口沿著輸精管上溯,造成輸精管或睪丸、副睪丸的發炎;長期吸菸的病人睪丸跟副睪丸的微血管循環會較脆弱,加上手術後局部的充血及腫大,免疫力下降,一旦泌尿道有細菌即可能上溯,引起睪丸、副睪丸的發炎,此現象必須針對個別病患的情形,手術前做好規劃及準備,可以將此手術後的副作用大幅下降。
(7) 傷口發炎。疝氣手術可能因為手術消毒不全或病患免疫力低,例如糖尿病,或手術後組織內出血、組織腫脹、傷口內積血水等因素而引發傷口感染,一般醫學中心的疝氣手術傷口感染率在1%左右,大部份的傷口感染會在手術後第四天第五天出現紅腫熱痛等狀況,及時由醫師專業處理,即可減少傷口癒合後遺症,幫助傷口恢復。如何避免傷口感染?手術室環境的清潔,手術中的無菌操作,手術中減少組織的破壞及出血,手術醫師的操作經驗,減少組織的破壞及腫脹,可以降低手術的感染率。臺北疝氣手術中心傷口的感染率依照2014年的統計是0.2%。人工網膜疝氣修補手術最怕傷口感染,一旦是深部的傷口感染,則可能要移除已屬感染源的人工網膜,也有些病例只要施打抗生素即可降低發炎,而不需移除人工網膜,惟人工網膜的使用如何降低感染,特別針對免疫力較低的病人,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齡病患使用人工網膜時要特別小心。整合式微創手術切口下組織破壞低,手術後的組織腫脹跟出血減少,因此可以降低手術後傷口深部感染的機會。
(8) 手術後腹股溝或陰囊處組織積液。疝氣手術若發現有疝氣袋,則醫師會儘量將疝氣袋削剪移除,減少手術後腹股溝因疝氣袋產生組織液而形成組織積液。組織積液即為手術後腹股溝或陰囊組織會有彈性的硬塊內含組織液的現象,其造成的原因有:
(a)疝氣袋未完全剪除,疝氣內有組織液分泌。
(b)手術時組織出血,血塊液化形成組織積液。
(c)腹股溝處淋巴回流吸收不良。
(d)手術後組織腫脹,組織液吸收較慢,因而組織液會逐漸凝集成球狀積液。
若有手術後組織積液的情況,大部份病患會在手術後數周或幾個月內逐漸吸收,若吸收較慢,可以考慮用吸針抽吸或手術移除。組織積液的風險在於可能是病患的感染源,若組織內有細菌,可能發展成膿包,所以必須及時處理。
(9) 手術後陰囊水腫。包裹住睪丸有一層鞘膜,是由腹膜延伸而來,有疝氣袋的病患的疝氣袋不一定跟包裹住睪丸的鞘膜有相通,若有相通則手術中可以發現而削剪疝氣袋及鞘膜,防止術後陰囊積水的機會。若疝氣袋與鞘膜沒有相通,則可能因為疝氣手術對於精索的組織破壞,而使鞘膜內的組織水分分泌與吸收平衡破壞,因而造成鞘膜內積水,此情況若積水嚴重,則可能造成陰囊腫脹,必須施以陰囊水腫手術,削除鞘膜即可恢復。
-
請問醫生, 腹股溝疝氣手術後,多久可以搭飛機?
腹股溝疝氣手術後,出院即可搭乘飛機, 手術傷口,及 手術剛重建後的結構, 並不會因為氣壓的變化而受影響此外,剛手術完幾天搭乘飛機要拉提行李,建議是要避免突然用力拉提行李的動作,有必要時盡量請旁人協助.許多從北美,香港,大陸等地區來手術的病患, 最遠有從南非,巴拉圭等,手術後隔天或幾天搭飛機,遵照醫囑, 都順利舒適返國。